清官难断家务事?这里可以

发布时间 :2023-11-25 05:28:28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法院(下称“南海法院”)坚持为民司法理念,集中管辖家事案件,探索和创新家事案件处理新方式,通过加强审执联动、开展家庭教育、推行“双员”合一制度等方式,彰显司法人文关怀,推动反家暴工作创新发展,深化家事纠纷诉源治理、执源治理,构建家事社会治理新格局,有效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

  据统计,2023年以来,南海法院指导和解中心诉前化解家事纠纷1950件,妥善办理已诉家事案件1458宗,已诉家事案件调解成功率超五成,55宗家事执行案件经执行督促程序得到较好处置,收到当事人锦旗和感谢信31件次。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原生家庭的痛,不要让孩子来继续承受。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孩子保留住曾经拥有的美好。”调解室内,家事法官何桢源、执行员孟祥润正语重心长地与林林的父母谈心。

  2015年,林林的父母诉讼离婚,林林由妈妈抚养,爸爸每月支付抚养费并可探望林林。而这8年以来,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妈妈申请强制执行抚养费,爸爸申请强制执行探望权,妈妈再次起诉要求减少探望次数……双方在经年累月的“极限拉扯”中“制造”了18起执行案件和1起民事诉讼案件,令双方身心俱疲,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亦不可估量。

  “经过初步沟通,我们得知父母双方隔阂较深,探望权长期以来得不到很好的实现。父亲也以不支付抚养费作为对抗方式,导致双方矛盾恶化造成恶性循环,不断来法院申请执行。”执行员孟祥润认为该案执行有一定难度。

  探望权执行的背后,无疑隐藏着父母双方利益与情感的博弈,更关乎着子女的身心健康与正常的教育生活。传统的执行措施无法准确对症,适用不当更容易激化矛盾,损害子女身心健康。有鉴于此,南海法院设立了家事案件审执衔接机制,将与抚养权、探望权等较难执行的家事案件优先导入执前督促中心,由执行员、家事审判法官共同参与执前和解,给家事案件的化解创设一个“缓冲带”,让当事人从司法程序中尽快“解放”。

  10月15日,承办该案的家事法官何桢源与执行员孟祥润这个调执团队“碰了头”,仔细梳理了林爸与林妈之间的矛盾纠葛,咨询了专业心理咨询师意见,明确了通过“审执衔接”方式促成和解的目标,希望能“一揽子”“可持续”化解双方矛盾。

  10月20日,调执团队约见了双方以及年满10周岁的林林。调执团队首先询问了她本人的意见,林林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很讨厌父母一见面就争吵,虽然对爸爸感到有点陌生,但愿意每月同爸爸见面两次。

  另一方面,调执团队也对林妈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后果进行提示教育,围绕心理疏导、育儿心得等方面对林爸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在温馨的和解室,法官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问题与共同生活的亲属深入谈心/方志亮 摄

  经过家事法官、执行员多番劝解,双方从一开始的各执己见、针锋相对,慢慢缓和下来,终于达成林爸每月探望两次的和解意向,林爸则与林林互加微信,约定好日后的见面方式和地点均由林林决定,林林随便什么时间都能与爸爸取得联络。一切都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两天后,林爸拿着蛋糕和礼物出现在林林家门前,为林林补过生日。这是多年以来,林爸林妈第一次和平相处,也是今年以来林爸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望”。随后,林爸、林妈分别向法院申请撤回起诉、撤回执行申请,本案得以顺利解决。

  近年来,南海法院坚持家事案件审执一体化建设,立足源头疏导和实质化解,构建以“柔性司法”理念为核心,预防、保护、关爱为主线的审执衔接机制,联合公证处、房管局等多部门积极探索“调解+”模式,推动形成“一庭集中、多点联动”的家事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实现“法、理、情”三维度有机统一,发挥审执合力,善用说服教育,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我会努力成为负责任的父亲,用行动弥补儿子的创伤!感谢法官没放弃我!”近日,佛山南海一位父亲向法院寄来感谢信,认为法官敬业负责,让他切身体会到法院工作的力量与温暖。

  去年某日晚上,武某从工地返回家中,发现在读初中的儿子小星沉迷在线游戏,不上网课也不做作业。

  “我长期在外打工,吃尽了没文化的亏。作为父亲,我不想儿子像我这么辛苦。”在口头说教无果后,武某恼怒之下在房间随手抄起一个衣架,体罚了小星。

  当晚,妻子发现小星身上的伤痕,在次日报警。经鉴定,小星受钝性暴力作用,致躯干及四肢多处挫伤,属轻伤二级。

  同年12月,南海区检察院以武某涉嫌虐待向法院提起公诉。经审理,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武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的理念,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不得实施家庭暴力,确保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案件宣判后,法官阳芳对武某宣读《家庭教育指导令》,责令武某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随后,法官通过法院与妇联共建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联系了心理咨询师给武某开展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

  3月2日,南海法院与南海区妇女联合会共建的南海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正式揭牌运行/方志亮 摄

  “体罚孩子,是身体上的暴力,也是精神上的暴力。”在家庭教育指导室内,心理咨询师与武某促膝长谈,“家长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多多倾听和理解孩子,引导孩子接受意见。”

  在经过两个多月的社区矫正、家庭教育指导后,跟随前妻生活的小星同意再见武某。

  2023年3月,南海法院与区妇联深化联动协作,共同打造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激活家庭教育社会力量,今年以来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超200次。

  该服务站坚持落实“八个一”举措,即共同设立一个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搭建一个家庭教育学习平台,组建一支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开展婚姻家庭“离前一课”,开设一系列心理讲座和小组辅导,跟进一批个案并开展辅导,发布一批典型家庭教育案例,合力打造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品牌,对离婚案当事人定期回访、教育培训、普法宣传、发布家庭教育令等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保障未成年人积极健康成长,以柔性司法减少家事衍生诉讼、执行案件。

  “法官,前夫这种行为令人发指!我要求变更抚养权!”近日,谈女士一纸诉状起诉到法院,要求变更小轩的抚养权。原来,不久前罗先生体罚小轩,并将体罚视频发到了朋友圈,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面对前妻的诉求,罗先生则寸步不让。罗先生认为,这是教育小轩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到变更抚养权的程度。那到底谁更适合携带抚养小轩?

  为了更好地处理该案、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南海法院启动了家事调查程序,委派了家事调查员区敏仪对罗先生的基本情况、抚养儿子的意愿及抚养条件等开展家事调查工作。

  家事调查员区敏仪通过走访罗先生邻居、朋友、幼儿园的老师,出具了详实的《家事案件调查报告》:罗先生的家庭情况及经济情况较差,对孩子的抚养意愿不清晰,无法确定在变更抚养权后能尽力履行支付抚养费等相关责任。另外,罗先生离异后没有固定住所,收入不稳定,小轩已满7周岁还未入读本地小学,也没有到户籍地报名读书。

  相比之下,谈女士有固定的住所及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较好,可以给小轩提供稳定的生活及学习环境。谈女士的抚养计划已为小轩日后的生活、学习作出了合理的安排,且已积极完成法院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接受心理辅导师的指导,表明其愿意为小轩的健康成长付出更多的努力。

  “依据最有利于未成年原则,法院依法判决小轩由母亲谈女士携带抚养。”该案判决后,承办法官黄炫向罗先生释法析理,“作为父亲,您需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孩子关怀与照顾,客观、理性、成熟地处理小轩的抚养问题,为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和睦、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让小轩感受到来自父母双方的关爱。”

  家事纠纷发生在具有亲属关系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身或财产纠葛,都会存在证据收集难、案件事实查明难的问题。今年10月,南海法院聘任301名家事调查员,他们同时也受邀成为特邀家事调解员,这标志着南海家事纠纷“双员合一”在全市率先推行。

  南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麦绍强为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颁发聘书/方志亮 摄

  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来自南海区的各个镇街,遍布南海292个城乡社区,由妇联、司法、民政、团委等单位及基层群众组织、企业和事业单位推荐,具备一定的调查技能和法律素养,熟悉当地风俗习惯和社情民意,有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有利于法院公正、高效地处理家事纠纷。同时,由家事调查员、家事调解员参与诉中调解、诉后回访等工作,以恢复感情、消除对立、实现和解的理念贯穿家事纠纷审执始终,使家庭纠纷化解更具人性化、专业化,为反家庭暴力工作提质增效。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下一步,南海法院将加强完善家事审判制度,优化家事审判司法资源配置,总结家事调查、家事调解的实践经验,以能动司法回应家事纠纷化解需求,慢慢地加强“抓前端、治未病”的行动自觉,推动家庭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深化家事纠纷诉源治理、执源治理,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家长称孩子游戏充值近八千申请退款被扣四千多,华为:成人账号,扣费系道具消耗

  网曝某大学食堂饭菜惊现1.5厘米针头,校方解释:是给猪打疫苗的,猪太犟打歪了

  河南周口推大学生预缴公积金政策:月缴存1008元,连缴半年可在毕业五年内贷60万

  根除率高达94.1%,武田富马酸伏诺拉生片根除幽门螺杆菌新适应症在中国获批


×
全国服务热线 : 020-38857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