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伊始,新肇站铁路货场,一袋袋玉米粒正“躺在”移动式输送机皮带上,运进火车车厢后再由工作人员接手规整堆放。地处黑龙江、吉林两省接壤的新肇站是“北粮南运”的重要节点,这儿日均发运粮食超千吨,金黄的玉米粒将从这儿起程,依据我国物流所属中储智运才智多式联运体系规划的道路,以“公铁联运”的方法跨过3000多公里,抵达江西进贤、河南开封等粮食加工基地。
面临周期性运力分配难、运送方案定制慢等实际应战,我国物流集团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粮食运送新生态,保证粮食安全。
玉米大豆等粮食的运送与农业、养殖业的出产周期紧密相关,因此有显着的物流顶峰,这时找车就成了困扰企业的难题。“东北粮食外运每年阅历两波顶峰,分别是秋收后集中上市期和春耕前库存轮换期,单日运量最多能到达平常的3-4倍。”据中储智运运送专业的人介绍,平常依靠人工经历分配运力,有极大几率会呈现“一车难求”的状况。
传统形式下,纯汽运价格高、运力不安稳,铁路运送又需求提早数周乃至数月和谐车皮,推延原定发货方案是常有的事。现在,翻开中储智运才智多式联运体系后台,输入运单号,一条方案齐备、节点清晰的粮食运送轨道清晰可见。
“这批从黑龙江到江西的1500吨玉米,咱们经过中储智运的智能算法,用时5分钟就生成了一套完好的公铁联运方案。”张宋明指向屏幕,顺着轨道道路图介绍:铁路重新肇至进贤,公路继续无缝联接完结短驳,直接送到加工厂。除了这条线路,体系还经过智能匹配和途径优化算法,为客户生成了时效优先、价格优先、路程优先等多种维度的方案,客户经过考虑,挑选了价格优先的“公铁联运”的精准组合,让每吨粮食的运送本钱直降80-100元,运力匹配时效提高60%以上。
对货主来说,曾经和承运司机的联络便是靠微信或许电话,“到哪里了发条音讯,最多发个定位”,运送进展就像“开盲盒”。而承运司机在途遇突发状况时,往往孤立无助,处理问题的重担全系于驾驶员一身。
为此,中储智运构建起了紧密的全程可视体系,经过斗极卫星导航实时追寻粮食运送车辆的行进轨道,协助客户准确把握货品所在方位。与此同时,渠道与司机保持着紧密联络,运送途中司机可随时经过中储智运反应运送状况,渠道运营团队会敏捷呼应,及时为司机供给应对主张与和谐支撑。
2025年第一季度,中储智运累计完结东北粮食外运超9.4万吨,保证7×24小时实时服务全掩盖,一切体系触发的反常预警,均在2小时内完结介入处理。
粮食安全是国家开展的重要柱石,我国物流凭借数字化技能,有用霸占粮食运送中的 “找车难”“本钱高”“方案慢”等难题,以算法保证、全程可视的立异服务形式,为助力粮食工业稳健开展,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与工业链供应链继续安稳奉献坚实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