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疫情下的全球供应链变局

发布时间 :2023-11-27 13:41:10

  疫情的暴发正在冲击全球供应链布局,并将进一步影响原有的产业链格局,电子和汽车等行业首当其冲。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中国新冠肺炎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慢慢的变多的外资企业正在恢复中国市场的运转,中国也在持续发挥着全球供应链“稳定器”的作用。但是,若疫情维持的时间较长,疫情严重地区的供应链将面临破裂甚至消失的风险。此外,跨国企业的供应链也面临中断后的重构,率先布局和调整经营策略的企业将有望赢得先机,中国需要抓住机遇,提速产业转型升级,以稳固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优势。

  曾经敞开供应的iPhone,从上周开始对旗下的全部的产品实施限购政策。受此影响,二手iPhone市场开始升温,作为二手交易买卖平台转转上的主力机型iPhone系列,春节后交易量大幅度的提高,部分热门机型的价格还出现了小幅上涨。

  虽然苹果公司并没有披露限购的原因,但转转联合创始人、副总裁相昌峰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这与疫情在全球暴发影响了苹果公司的供应链有关,苹果想要提振市场,除了要保证供货,还应该要考虑能否在终端使用户得到满足需求,留住用户群。

  苹果公司供应链上有800多家供应商,其中有一半在中国。随着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恢复运行,将有效缓解苹果在中国地区的供应链压力。但是,虽疫情在全球的蔓延,苹果仍将面对供应链紧张的问题。

  苹果公司是电子产业受到疫情冲击的缩影,而另一个受一定的影响较大的则是汽车产业。今年2月,由于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短缺,韩国的现代汽车和日产汽车在国内的生产线均出现停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坦言,突发的疫情对全世界汽车产业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全球车企纷纷受一定的影响。他表示,汽车产业从形态上看有四个链条,即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信息链。其中,供应链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部分。作为典型的全球化产品,汽车产品对上下游,跨产业产品的依赖极强,所以,疫情的暴发势必将冲击汽车产业。

  而随着近来中国的疫情有所缓解,各地正在大力推动复工复产,以维护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稳定。

  中央会会议指出,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中推动复工复产,努力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要做好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复工复产保障工作,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

  而中国美国商会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尽管企业财务堪忧、投资谨慎度提高,中国仍是在华美企的重点市场。中国美国商会在疫情早期与会员企业的沟通中显示,会员企业对中国市场依旧充满信心,中国一系列政策、法律的出台所带来的金融服务业改革,极大地增强了会员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近期表示,将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多措并举,逐步加强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和支持。一是加强分类指导、精准帮扶,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外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配套企业复工复产,协调推动汽车、电子等领域外资企业和上下游企业同步复工。二是保护外资企业的合法权益,保障各级政府出台的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影响的帮扶政策,对内外资企业同等适用、一视同仁。三是落实国家区域发展的策略,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大承接外资产业转移力度,吸引东部沿海成本高的外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四是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国发23号文等法规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五是研究推出新的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逐步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增强外商长期投资经营的信心。

  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暴发,全球供应链正受到冲击,或将进一步影响到全球产业链的布局。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的人士一致认为,若是疫情维持的时间很长,疫情严重地区的供应链将面临破裂甚至消失的风险,跨国企业的供应链也面临中断后的重构。

  中国欧盟商会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正常采访时透露,疫情在全球暴发,使得货物和人员的流动方面都面临挑战。但在中国国内,已较一个月前有了很大改善,但跨境流动,特别是人的流动,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普华永道对外发布的《新冠疫情全世界蔓延的经济影响与应对》中指出,如果疫情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结束,产业链的重构不一定会大范围出现,因为重构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如果疫情持续蔓延到年底甚至明年,一些国际的生产企业将不得不进行产业链的重构。

  一位外资咨询机构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外资企业在海外布局时,会重点考虑所在地的风险、综合配套保障能力,以及成本等因素。所以,很多国际石油公司都没有选择在一些政治风险较大的地区布局。疫情在全世界蔓延,会让跨国公司关注各国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但短期内并不会改变此前公司的供应链布局。

  付于武表示,疫情在全球暴发,切断了部分地区的供应链,使得汽车产业不得不作出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是调整性的,不会是颠覆性的。任何一个企业,不可能从根本上与国际化的大趋势相背而行。而汽车产品规模化的经济特征,也让这些企业不可能盲目地封闭自己。

  中国欧盟商会的人士告诉记者,疫情暴发后,欧洲企业将不得已重新评估其供应链的规模,一方面是效率,另一种原因是弹性。他表示,多年来,欧洲企业一直非常倾向于提高效率,这使得中国占据了全球供应链中的大部分市场。中国拥有世界级的产业集群、优秀的基础设施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使其成为了全球高效生产的冠军。然而,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和中美贸易摩擦之间,许多公司需要仔细考虑更多的弹性因素。

  尽管全球产业链在未来可能会发生某种形式的重组,但是,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却并不是特别容易被替代。

  宗长青表示,我们国家的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吸引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也没改变、大多数跨国公司投资中国的信心更没改变。从长远和总体上看,疫情对供应链、产业链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的,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主体地位也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

  但由于疫情暴发所带来的全球经济低迷,让一些外资公司开始担心由于需求放缓而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一些具有前瞻性布局思维的企业或将迎来发展的机遇期。

  中国欧盟商会的人士向本报记者坦言,尽管中国经济正在企稳,但别的市场仍面临着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拖垮的风险,而这也将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疫情对上下游市场的冲击将严重影响供应的流入和商品的输出。在中国的欧洲企业能否及时作出调整生产经营,主要根据他们供应链的弹性。因此,即使是风险敞口最小的公司,也有一定可能会面临压力。

  普华永道称,此次疫情是一个放大镜,把企业敏捷决策能力对业务的影响进一步放大。面对危机,谁能率先作出战略转变,谁就能迅速抵御风险。传统的管理思想,决策流程长、反应速度慢、运行效率低等大企业病,已经不能适应此次疫情暴发带来的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快速响应、及时作出调整组织架构、全球灵活调配生产资源,这些敏捷决策机制才能最低限度减少停工的损失。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不单单是全球产业链重要产品的提供者,也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当前,中国是30多个国家的最大出口国,也是60多个国家的最大进口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建军此前在《国资报告》上撰文建议,应对疫情,中国应引导和鼓励企业做产业链的“耐心资本”,扎扎实实搞好主业。既要着眼当下的宏观经济总需求,也要考虑中长期的产业链供给能力,政府有必要瞄准重要产业和领域,加大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共性技术难题等薄弱环节的资产金额的投入力度。同时,中国应发挥公共投资和国有企业的“反周期”调节角色,熨平产业链波动的影响。国有资本要积极布局重要制造业,推动产业链迈向中高端。

  “短期内,对产业链‘补短板’的研发投资会解决公司发展的燃眉之急,有助于提振经济的总需求。在中长期,这样的投资会有助于解决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改善产业升级的基础,提升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使得产业链更加自主可控。国有资本应按照产业规律和各自特点,科学规划、积极布局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制造业产业,培育更多中国本土的行业领军企业,从而推动中国产业链更有韧性、更加稳健、更安全,更多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他说。

  而对于受到疫情冲击的汽车工业,若是能抓住此次疫情带来的变革,或将推动中国汽车产业提速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付于武指出,全世界汽车产业正在迎接百年未有的产业变革,新的技术革命推动着产业重塑。特别是电动化、智能化的转型,具有极强的革命性。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产业链的布局和“新四化”转型结合起来,才能打造更具竟争力的创新链,催生跨界融合,上下游协同的供应链。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
全国服务热线 : 020-38857183